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马铃薯病毒病发病条件(马铃薯病毒病发病原因是什么?防治方法有哪些种类),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马铃薯病毒病发病条件(马铃薯病毒病发病原因是什么?防治方法有哪些种类)。
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病主要是源于带病毒的种薯,田间粗放管理、水肥供应不及时等都可加重发病情况。可从毒源、寄主和媒介三个方向下手阻断传播途径,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先来了解一下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的原因马铃薯病毒病发病后,可致使植株矮小、畸形,严重影响收获产量,另外还可引起种薯的退化。根据小编观察,马铃薯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深绿和浅绿相间的皱缩花叶病,或叶缘卷曲、叶色变淡的卷叶病两种症状类型 。
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源于种薯带病,通过蚜虫、叶蝉等昆虫取食病株后把病毒传播至健康植株上。如田间管理措施不到位,出现缺水、缺肥的情况下,会加重病毒的发展与蔓延。
那么马铃薯病毒病的防治措施是什么呢?马铃薯病毒的传播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即病原体,也就是毒源、作为寄主的健康马铃薯及传毒昆虫作为媒介。在防治方面只要阻断三者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达到防治的效果。在防治上以选用无毒种薯为主要手段,并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选用经过脱毒的马铃薯健康的种薯进行栽植。这是预防马铃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选用抗病性较强的马铃薯品种,如在条斑花叶病严重发生的地区选用郑薯4号、丰收白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在马铃薯出苗前后要及时防治蚜虫、叶蝉等害虫,切断传毒媒介。
种植过程中如发现发病植株应及时拔除并带至田外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实行精耕细作的管理手段,进行高垄栽培,并做到及时培土。不要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水肥,一定切忌大水漫灌。
对于已经发生病毒病的地块,在发病初期可喷施300倍液的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或500倍液的5%菌毒清水剂,或600倍液的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
总结,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问题“马铃薯病毒病发病原因是什么?防治方法有哪些?”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您。感谢阅读,我是三农参谋。
楼主,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马铃薯病毒病是马铃薯在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马铃薯病毒病在我国分布较广,危害也比较严重,一般使马铃薯减产百分之二十,严重的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马铃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源是蚜虫传播。由蚜虫在病株上吸食汁液交叉传播健康植株。主要易感的有番茄,茄子,烟草,甘兰等农作物。
在马铃薯上危害的主要病毒有,条点病毒,皱缩花叶毒,卷叶病毒,普通花叶病等。
条点病毒主要症状有在病株初现花叶斑纹后形成黑色的坏死斑,叶片由下向上逐渐下垂干枯,叶片皱缩,块根极小。
皱缩病毒主要出现在叶片,叶片出现深浅不的大小病斑,叶片缩小,叶尖向下弯曲,皱缩,全棵矮小,叶片,叶脉生有黑褐色坏死斑,使叶柄变脆。发病严重时整株呈坏死状。
卷叶病毒病主要危害叶片,症状为叶边向上卷曲,病重时卷成圆筒形。病叶较好叶稍少,颜色较浅有时背呈红紫色,叶片厚而脆叶脉硬,叶柄坚起,既使脱水也不下垂。
防治措施
选用无病毒种薯,播期应避开蚜虫活动高峰期,使蚜虫活动与马铃薯感病敏感期错开,并经常喷药防治蚜虫。
实行精耕细作,高龚栽培,加强培土,合理施肥,增加磷钾肥施用量,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病害。
祝你丰收。谢谢!
更多马铃薯病毒病发病条件(马铃薯病毒病发病原因是什么?防治方法有哪些种类)请持续关注本站。
发布评论